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服务三农”主题获奖成果分析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4-03   浏览:


一、获奖成果的分布情况

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中,服务“三农”的项目,即以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培养培训农村及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社会服务类项目共计44项,占全部获奖项目的7.7%,其中一等奖3项、占一等奖总数的4.3%,二等奖41项、占二等奖总数的8.2%。

(一)获奖成果完成单位分布

44项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均为教育机构。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4所(含4所县区级职业学校),高职和专科学校26所,高职本科学校1所,研究机构1所(教科院),其他2所(成人高校、农广校各1所)。从获奖成果第一完成单位所属地域看,东部地区19项,中部地区5项,西部地区17项,东北地区3项。从获奖成果第一完成单位所属省份看,重庆市最多,为6项;山东省次之,为5项;江苏、湖南、广西居第三位,分别为4项;浙江、四川2省分别为3项,北京、黑龙江等11省(市)分别为1~2项(表1)。

获奖项目的完成单位共计173个(不含重叠单位),完成单位最少的为1个单位(学校独立完成),最多的为13个单位(学校、企业等合作完成)。只有1个完成单位的项目有5项,另外由2个及以上单位合作完成的项目有39项,占获奖项目的88.6%,其中2个单位合作的项目有4项,3个单位合作的项目有1项,4个单位合作的项目有8项,5个及以上单位合作的项目有13项。合作的单位中,有企业42个,行业协会及其他社会团体5个,政府机构4个,普通本科高校8个,行业科研院所和教育科研院所11个(其中外国1个),博物馆、纪念馆2个,乡政府、村委会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合作完成的获奖项目中,中高职学校合作完成的项目为6项,占15.39%;学校和企业(含企业、行业协会、行业科研院所,不含政府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下同)合作完成的项目为29项,占74.36%;其余4项为中职与中职学校、高职与高职学校合作完成,占10.26%。

(二)获奖成果的署名人情况分布

44项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中,担任校领导职务与非校领导的比例大体相当。第一完成人为副校长、副书记及以上校级领导的21项,占47.7%,其中正职领导12项,占57.1%,副职领导9项,占42.9%;第一完成人为中层干部或普通教师的23项,占52.3%,其中中层干部20项,占87%,无行政职务的普通教师3项,占13%。从专业技术职称看,正高级的有31项,占70.5%;副高级的有9项,占20.5%;中级及以下和无职称的有4项,占9.1%。从学历学位看,有博士学位(或博士研究生班毕业)的有7项,占15.5%;有硕士学位(或硕士研究生班毕业)的有19项,占43.2%;大学本科毕业的有18项,占40.9%。

44项获奖项目的完成人共计693人(不含重叠人员),完成人数最少的项目有7人,最多的项目有31人。其中,10人及以下的有8项,占获奖项目总数的18.2%;11~20人的有30项,占68.2%;21~30人的有5项,占11.4%,31人及以上的1项,占2.3%。项目完成人中,教育机构的有627人,占90.5%;企业及其他机构的66人,占9.5%,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13人,占19.7%,副高级职称人员27人,占40.9%,中级及以下职称和无职称人员26人,占39.4%。

(三)获奖成果内容分布特征

44项获奖项目的教育类别以学历教育为多。统计数据显示,获奖项目中,培训类7项,占15.9%;学历教育类37项,占84.1%,其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23项(含职业本科1项),中等职业学历教育12项,中高职学历教育综合2项。

获奖项目的专业类别涉及11个,包括农林牧渔、财经商贸、轻工纺织、土木建筑、文化艺术、旅游、医药卫生、电子与信息、教育与体育、面向所有专业和其他,其中农林牧渔大类的成果最多,有17项;面向所有专业的成果次之,有12项;财经商贸大类的成果排在第三位,有4项;其他类别的成果排在第四位,有3项;其余7类各有1项(表2)。获得一等奖的3项成果,均属农林牧渔大类,其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2项,中等职业学历教育1项。

获奖项目涵盖的内容,按完成单位和署名人申报时的选择,包括了立德树人、专业建设、“三教”改革、育人模式、管理创新、校企合作、育训并举、综合改革、教师培养培训等9个方面。其中,育人模式和育训并举分列第一位、第二位,为17项和12项,分别占38.6%和27.3%(表3)。

二、获奖成果的创新特色与引领价值

上述44项获奖成果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聚焦农村人才培养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成效显著,影响广泛,引领带动突出,其经验值得全国各地职业院校学习借鉴。

(一)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他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吸引包括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在内的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获得一等奖的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成果《“技能创富”到“技能带富”:涉农高职院校培育智慧新农匠的创新与实践》,在全国率先提出“爱农业、懂技术、知数字、善管理、会创业、能带富”的智慧新农匠培育理念与目标,探索从产业到教学、科研、创业、推广再到产业升级的从“产”始到“产”止的全链条式智慧新农匠培养路径,着力培养学生带富能力。东营职业学院等单位成果《知农爱农、工学研创:耐盐碱园林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创立了“绿色视野、红色情怀、特色技术、创业本领”的新农人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有超越传统城乡界域的大农林职业观和全球绿色低碳大战略观的乐业型新农人,善钻研、掌握特色技术的匠艺型新农人,有眼光、面向耐盐新产业新业态、敢闯能创的卓越型新农人。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等单位成果《乡情固德、数智赋能、五维融合、三环联动:数字新农商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确立了“聚焦新需求—立足新产业—服务新业态—对接新职业—融入新技术”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立德树人、对接产业、多元协同、标准引领、产教融合、技术支撑、能力强化、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思路。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等单位成果《“多方协同、五阶贯穿、平台赋能”聚力培育种子精神新农人的创新实践》,凝练了“种子精神”育人理念,创新定位了以种子精神为引领,培养具有深厚大地情怀、强农兴农责任、民族复兴担当,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现代信息技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的新农人。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成果《德、技、创融入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武陵山片区模式创新与实践》,提出以袁隆平人格为榜样,以种子精神为引导,将“品德、技能、创新”要素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核心内容,为全国其他连片特困地区提供了示范。阿克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成果《突破“三关”、铸牢“两心”:中职教育为南疆地区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探索实践》,强调培养乡村振兴人才要首先突破思想关,让学生听党话的理想信念更加牢固、感党恩的同心情感更加深厚、跟党走的决心意志更加坚定,问题教材流毒彻底肃清。安溪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成果《传大师德技、铸育训强链、孵乡土人才——县域中职服务民生发展路径创新实践》,强调根植红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合国防教育、华侨文化、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非遗文化、创新创业教育、志愿精神、校企文化等多元教育,在技能、文化、职业道德、政治思想方面为学生和社会培训学员奠定坚实的职业生涯大思政理念基础,确保培养德技并修人才的职业教育理念落地。

针对职业院校面向农村培养的人才“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问题,许多获奖成果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如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成果《“技能创富”到“技能带富”:涉农高职院校培育智慧新农匠的创新与实践》,实施以“产”为引领,产业链布局教育链,引领专业(群)建设;以“学”为核心,以“研”为基础,教育链激活创新链,创新链驱动人才链,将产业难题作为研究课题,将科研过程转化为育人过程;以“创”为驱动,以“推”为拓展,逐步形成以产引教、产教融合、以才促产的良性循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成果《涉农高职院校职业农民(村干部)学历教育“334”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在产教融合理论指导下,立足培养造就“回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基层组织接班人、脱贫致富带头人,破解“谁来种地,谁来兴村”难题,通过探索、研究、实践,创新形成了“334”职业农民(村干部)学历教育培养模式,即:深化校政合作,建立共同招生、共订方案、共同管理的“三共同”机制;灵活组织教学,形成农时季节与教学环节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校内课堂与田间地头结合的“三结合”模式;实施精准培养,构建专业设置对接农业主导产业、课程设置对接职业岗位、教材编写对接专项技术、考核评价对接能力培养的“四对接”体系。平泉县职教中心成果《立足贫困山区,新型职业农民“点线面轴矩”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聚焦在乡农民培训工作,构建了从学员点、教学点、实训点、师资点“四个点”出发,用课程体系与授课方式革新“线”贯穿,围绕“政校村园社企”各社会层“面”,抓住“农民素质提升”这个“轴”,用规章定“矩”,规范培训过程与管理的“点线面轴矩”立体培养模式。

为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守正创新,各地实施一系列指导与保障措施促进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如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成果《通过科研引领有组织教学建设,精准帮扶贫困地区实现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适应新疆喀什地区脱贫致富需要,通过科研引领带动,指导协调沪喀两地院校围绕专业、院校和师资三大领域开展有组织教学建设,形成了以专业为载体的教师双向流动、互学自助内循环。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成果《基于“乡村振兴综合体”培育高素质农民的衢州实践》,政府主导、院校协同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在全国率先建立集党群中心、文化礼堂、振兴讲堂、创业园、实训基地“五位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体,实现政策、资金、标准、师资、课程、教材、基地全面统筹。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单位成果《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评价管理、支持服务”全链条培育整体解决方案》,建设了以农广校体系为主体,部门协同指导,农业院校、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科研机构、民办培训机构等参与的“一主多元”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同时开展“乡村之星”评选、农民职称评审和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推出高素质农民“好人好品”公共品牌,指导农民建立市县级协会联盟,创办“锵锵新农民”等广播电视栏目,建设高素质农民乡村振兴示范站,举办农业技能大赛,开发农业信息化平台,绘制农村人才地图等,有效激发了农民的持续学习动力。

(二)切实加强东西区域协作,有效提升贫困地区发展水平

推动职业教育东西协作是国家的一项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措施。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成果《东西协作、产教融合、精准脱贫:西部山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穗毕模式》,紧扣毕节试验区“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三大主题和“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衔接乡村振兴,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三大目标任务,对接广东“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与广州港集团、广汽集团等18家头部企业,携手广州番禺职院等7所院校联办52个订单班,共研培养方案、混编“双师”团队,构建了“一企一策”精准育人新体系和毕节职院+广东多校+广东多企“1+N+N”区域性产教协作新机制,探索了“产学研创训”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升级新路径。“穗毕模式”有效推进了贫困山区从输血到造血、从帮扶到双赢的蝶变,不仅促进了区域产业发展,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也带动了学校教改全面深化,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能力水平。

异曲同工的是,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成果《东西部协作战略下“扶贫助教、育人促产”非遗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聚焦贵州非遗传承与发展,以工美专业教学与非遗现代师徒传承结合为理念,探索职教交流、结对共建、订单式培养结合的教育扶贫模式和跨区域、跨单位、育训并举、多方参与的产教融合机制,走出了一条东西合作、推进非遗扶贫与扶智育人相结合的特色创新之路。该成果立足非遗特色现代学徒培养,将本校智力、技术和项目资源辐射西部贫困地区,将扶贫扶志扶智教育融入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构建非遗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从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质量评价等维度,与贵州协作单位共同开发非遗核心技艺课程标准,搭建“课堂+工坊”“学校+产区”“工作站+企业”实践平台,“教师+非遗大师+企业导师”同堂传艺,联合培养懂设计、精技艺、善经营、能创新的非遗人才,经验被陕、渝、甘、川等地多所院校和青海刺绣、海南织锦、新疆玉雕、云南扎染等领域借鉴推广。

在推进职业教育东西部区域合作中,建立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是难点、重点。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成果《东西部协作集团化发展:服务“东锭西移”的西部纺织新人育人体系创新与实践》在这方面进行了宝贵实践。该成果对标“东锭西移”、精准扶贫、“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和倡议,倡导“东西部协作、集团化发展”,由为“学校所在地育人”观扩展为“产业所在地育人”观,由“服务地方发展”提升为“服务国家战略”,拓宽了区域职业教育的空间概念;坚持“扶贫先扶志,强技先修德”,构建“植中华情—育西部人—创西部业”三段递进思政教育体系,创新在线课程、基地实践、西部讲堂、企业考察四位一体思政教育模式,让“扎根西部、投身纺织”成为毕业生的行动自觉与价值追求;按照“集成、共生、赋能”原则,提出“东西部协作治理、育西部纺织新人”的理念,打造“总部+卫星校”集团化办学平台,即由全国纺织服装行指委秘书长单位作为总部建立协调机制,在伊犁等纺织西移地建设11个卫星校,卫星校与援建指挥部、当地政府、东部院校、西移企业密切对接,探索和实践了标准“联研”、人才“联培”、学业“联考”、技能“联赛”、资源“联用”、教师“联训”的“六共六联”运行机制,形成了职业教育东西合作“产教融合、支撑发展、大有作为”的行动模式。山南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单位成果《立足三农大局:东西协作——高原地区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山南实践”》,以黄炎培大职业教育思想“专业与产业协同发展”为理论基础,两校联动、两企对接,帮到点上、扶到根上,构建了“东移西产、东销西供”农村电商东西协作共同体,形成了“西践东学、西引东技”职业教育东西协作新机制,为西藏培养了一大批乡村振兴带头人和一批传播西藏电商火种的优秀双师型教师,有力促进了西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大力推进政校企村合作,全面提高院校办学效益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引擎和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证明,深化校企合作对于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获得一等奖的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成果《政校村联通、农科教融通、职前后贯通:乡村农科人才定制培养的江苏模式》,建立“政企买单、定向招就、共同培养”协同育人机制,深化“秉承三育、根植大地、矢志兴农”为农情怀教育,首创“定制村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个性定制”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接续育人”跟踪培养举措,为全国涉农职业院校深化政校企村合作提供了学习样板。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等单位成果《服务乡村振兴的校企政协同发展共同体的建设研究与实践》、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成果《聚焦农村健康扶贫,医教联合体支撑下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眉山电子职业技术学校等单位成果《“四方协同、五岗对标、双轨同质”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实践》、福建工业学校等单位成果《五方聚力:服务数字乡村建设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改革探索与实践》等,也分别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创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在深化政校企村合作的实践中,怎样牵住“牛鼻子”、夯实“基本盘”,是有关职业院校面临的重大智慧考验。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等单位成果《服务乡村、需求导向:高职畜牧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校企融合、混合共建”实践教学平台,确立“知牧爱牧、强牧兴牧”实践教学目标,构建“产教同频、能力递进”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施“课场联通、全程实境”实践教学运行模式,践行“多元协同、共生共赢”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推动了教育链与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引领了区域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等单位成果《职业教育“五位一体”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与实践》,创制服务乡村振兴“政校地协同”机制,构建了以“半农半读、农学交替”为主要特征,校企政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管理的“双主体管理”,农业生产与教学活动结合、理论讲授与试验实践结合、线上传授与线下面授结合的“三结合培养”,学校课堂、田间课堂、空中课堂、流动课堂“四课堂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不同区域农民大学生特色培养集群。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等单位成果《“三链融合、三群协同、三环联动”赋能农牧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依托国际农牧业职教联盟、中国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产教科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科技平台、产业学院等,紧扣农牧产业链办学,紧密结合产学研育人,紧抓全面信息化发展,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由“工学结合”向“工学研一体”转变。广西物资学校等单位成果《本土文化自信驱动下电商专业服务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以广西县域本土文化自信为驱动力,携手政校企行四方创建四融通师资培养模式培育“亦师亦商亦农”教师团队,创新“文化涵育、三维多元”乡村电商人才培养新理念,探索了“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涵育路径,构建了“一县一策、文技并重、学创同体、生农互助”人才培养模式。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等单位成果《基于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的中职彝区“9+3”学生育人模式》,对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构建了地方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全程参与、学校精准培养的“三协作联动育人机制”,三方签订合作协议,在政府支持下校企深度融合,学校研制彝区“9+3”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精准培养彝区乡村振兴所需本土化人才,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彝区当地政府—高校—企业”的“三平台”毕业跟踪反馈系统,完善“教育—评价—反馈”闭环管理机制,畅通升学通道,夯实创业基础,保证优质就业。

(四)积极改革办学模式,精准培养适用人才

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是当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等单位成果《“田间学院”助推乡村振兴——涉农高职院校“三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坚守“立足三峡、服务三农”定位,秉持职业教育“办到农村田坎上、农民心坎上、农业命脉上”的核心理念,充分调动各利益主体积极性,研究、创建了集校园双创基地(创业孵化+创新教育)、庭园双培基地(农户培养+农民培训)、田园双生基地(校地相生+产教共生)于一体的“田间学院”引领“三农”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该模式推进了学历教育与农民培训、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培养方向与产业发展、素养提升与情怀厚植、实践平台与三园基地的“五融合”和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的“五重构”,学校主体、政府搭台、行企共建、乡村落地、农户受益的“五联动” 机制,贡献了“三农”人才创新培养的“三峡”范本。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关键是如何融入区域,贴近社会,适应市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等单位成果《平台支撑、科研助推、精准帮扶:“1+N”乡村人才培训模式本土与异国实践》,针对培训缺乏体系平台支撑、培训欠缺精准性、对外培训存在技术差异等问题,构建了政校企培训主体共建共享资源,以“学院+中心”为枢纽构建科教融合平台,以平台支撑科研助推构建精准帮扶的“1+N”模式,满足了广西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乡村人才个性化培训需求,并迁移运用到了老挝。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成果《农业高职院校育训结合的“1+N”乡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根据农村要素禀赋和产业优势开展高层次系统培训,分析农民认知水平和综合素质情况,对培训任务、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方式和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1+N”优化组合,实现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从种到收、从生产决策到产品营销”全过程、全领域覆盖,形成了“四方联动、育训结合、教产衔接、协同创新”为特征的“辽农模式”。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等单位成果《基于全国示范职教集团的农村中职“四化合一”三农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构建了集成化、靶向化、项目化、增值化“四化合一”三农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以“集成化”为基础,整合资源建基地,开放合作建师资,搭建“学校+”培养平台;以“靶向化”为指导,对接区域产业,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学习手册、“块链”培训菜单,定制“产业+”教学内容,赋能区域八大富硒产业发展;以“项目化”为引领,开设“田间学校”,围着项目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实施“行动+”教学方式;以“增值化”为理念,强化培训后续服务,开展“服务+”教学评价,采取回炉培训、升级培训、就业升学、提供创业扶持等跟进措施,巩固拓展培训成果。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等单位成果《民族地区职教扶贫“五精准五共同”训育结合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湖南开放大学等单位成果《助推职教精准扶贫“三扶四教三维”有效培养乡村人才的创新与实践》、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成果《“价值引领、五全教改、三助成长”:西部乡村卫生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单位成果《向农、姓师、为幼——乡村卓越幼师“四全一体”培养改革与实践》、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成果《四融四新:乡村振兴“新农人”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潍坊职业学院等单位成果《需求定向、育训结合、分类施策:服务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创新实践》等,都在办学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成功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

倾力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快速提升育人质量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是提升育人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大多数获奖成果都直接或侧面展示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情况,勾画出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如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成果《田间耕读、一生一案:乡村振兴本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在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框架内,重构“三农通识 +专业群公共+专业群基础+专业方向+个性发展”五模块课程体系,围绕一县一特、一特一片,针对生源地特色农业产业开发集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服务于一体的个性发展课程,开展项目化教学,培养学生特色技能、返乡创业本领,实现“一生一案”专长培养。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成果《耕读三堂:乡村规划建设人才培养创新实践》,打造学校“学园课堂”、设计企业“产园课堂”、乡村乡镇“田园课堂”等三个课堂,设置适应三个课堂教学的“学校课程、企业课程、乡村课程”等三类课程,开展符合三类课程特点的“知学爱学认识提高度、知岗爱岗职业认知度、知农爱农意识增强度”等三项评价,以“三项评价”检验“三个课堂”“三类课程”建设成效,把耕读教育“亦耕亦读”“晴耕雨读”的工学交替学习方式和“以知促行、以行补知”的知行合一治学理念贯穿到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养成素质等乡村规划建设人才培养全过程。

在课程和教学改革中,强化实践环节得到了应有的关注。获得一等奖的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等单位成果《“耕读课堂”培养浓乡型三农人才——中职涉农专业十年改革与实践》,构建对标耕读主线的课程结构体系,推进贯穿耕读特点的岗课赛证融通,在全国首创了中职涉农专业“双历双季双场域”教学组织安排,并实施发展性分类多维耕读评价,提升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单位成果《服务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的中职民宿实景课堂探索与实践》,以民宿等新业态为载体,构建了“六融三阶双线三导向”的实景课堂,把乡村旅游产业链食、住、行、游、娱、购六要素融入课堂内容,按学徒—店员—店长三个阶段能力发展主线匹配对应实景课堂课程体系, 实现学生求职—就职—升职能力进阶提升。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等单位成果《项目驱动、平台赋能、场景协同:乡村振兴背景下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立足农产品创业项目情境,依托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农产品体验中心、电商谷,创设从虚拟到真实的育人场景,建构了“多维度、全过程、沉浸式”专创融合育人场景。东营职业学院等单位成果《知农爱农、工学研创:耐盐碱园林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创构了“工学研创”四维驱动的专业教学新模式:依据四季农时规律,重构“筑基+工匠+探索+创业”菜单式教学“四模块”;适应农林业1.0到4.0的新发展,打造“校+田+研+创”开放式教学“四课堂”;以“人人皆可成才”为导向,创立“工+学+研+创”“四分制”评价。赣州农业学校等单位成果《新时代中职学校“三农”人才精准化培养的苏区实践》,将农村需求的实用型人才按职业岗位性质进行分类,厘清了不同类型“三农”人才的职业素养要素,明确不同岗位在技能与职业素养上的差异并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培训标准,将苏区优秀文化和客家“耕读传家”文化传统与“三农”情怀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依生产季节制定教学计划,在农场开展“半天实践、半天读书”的“新时代半耕半读”教学,实现了教学方式、内容与产业发展现实需求的精准对接。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等单位成果《德能并重、贯通衔接:四川藏彝地区财经商贸类技能型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立足藏彝民族学生学习能力,探索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项目引领—任务驱动—闯关升级—循环训练”等教学方式改革,强化简单到复杂、封闭到开放、单向到综合、专业纵深到横向拓展、模拟到实战的实践教学环节,实施过程考核的增值性评价方式改革,激发学生可持续发展潜力和学习活力。可以预期,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加强,必将对职业教育凸显类型特色产生重要作用。

三、几点思考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优秀教学成果内容十分丰富,分布也比较广泛,呈现出繁荣发展态势。同时,参加申报单位和人员较多,说明面向“三农”的职业教育正在得到有关方面普遍关注,教学成果评奖工作也激发了大家的参与积极性,改革创新的社会氛围明显改善。但是也应看到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一)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应进一步完善评奖政策机制

按照第一完成单位统计,获奖的3项一等奖成果中,东部地区占2项,西部地区占1项,中部和东北地区空白;41项二等奖成果中,东部地区占15项,西部地区占16项,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为7项和3项;去除具有联合申报项目的安徽、湖北、宁夏三省外,天津、吉林、广东、海南、山西、内蒙古、云南、甘肃、青海等9个省(市、自治区)无项目获奖,同时河北、河南、陕西等农业大省仅有1项成果获奖。显然,这种状况既与我国农业产业布局及其结构指标不相匹配,也与我国乡村人口分布、职业院校在校生分布、国家定点扶贫地区及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分布等不相协调。究其原因,一是相关成果申报数量少,二是申报成果不符合规范要求,三是内容凝练不够或支撑材料不足,缺乏应有的竞争力。这既与成果申报单位及所在地域的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也与成果申报单位特别是成果所属团队的专业水平、思维模式、业务素养等紧密相关。

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我国最高级别的职业教育奖项,体现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同时也对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有着巨大的示范和引领效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改革试点的实施条件差异较大,要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探索。”评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方面要确保获奖成果能够充分反映并代表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另一方面要发挥教学成果奖的政策导向作用,对服务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地区和项目予以必要倾斜,平衡教学成果奖的地区分布、层次分布、专业分布、内容分布等,激励学校之间区域内和跨区域协同发展。要加强职业教育发展薄弱地区的方向引导和政策支持,加速培养欠发达地区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等改革创新团队,尽快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和项目申报能力。

(二)办学能力特色化明显,应进一步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2016年3月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暂行办法》,职业院校办学能力包括基本办学条件、师资队伍、课程与教学、校企合作、学生发展和办学效益等方面。44项成果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办学能力建设,并呈现出各自的地方特色。虽然 不同水平的办学能力都在发挥着预期作用,但多数尚处于碎片化、肤浅化状态,整体性、现代性不足,如缺乏对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和研发,课程思政元素生硬植入,课程内容与新形态教材、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技术装备等配套不全、衔接不紧,项目式、任务式课程的实施缺乏实践教学体系和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支撑等。

对标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面向乡村振兴的各级各类职业院校要提高办学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提升关键办学能力,包括精心打造“三全育人”体系、骨干和特色专业、核心课程、优质教材、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企业实践项目、智慧教育平台、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扩大优质资源共享,推动教育教学与评价方式变革。要突出问题导向,多渠道筹集经费,以创新思维和行动切实解决教学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但是千变万变,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历史使命没有变。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院校要树立大格局、拓宽大视野,自觉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审视和找准定位,从办学能力建设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入手,朝着影响高质量发展和区域贡献力的堵点发力。有条件的学校应加强资源和机制边界研判,下功夫推进国际化办学能力建设,努力提升世界性影响力。

(三)多主体协同力度加大,应进一步推进深度融合发展

据统计,44项获奖成果中,有42项成果述及其校企合作或多主体协同情况,占比95.5%,这是职业教育“跨界”的结晶和体现。但是,在全部获奖成果中,学校和企业合作完成的成果只有29项,占比65.9%,其中第一完成单位(即学校)与1家企业合作完成的有15项,与2家企业合作完成的项目有10项,与3家及以上企业合作完成的项目有4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校企合作完成的成果中,9项成果有企业完成人2名,8项成果有企业完成人3~4名,11项成果只有1名企业完成人;企业署名人共计56人,只占全部署名人的8.08%。有的成果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申报,却没有企业人员署名。这说明校企合作及多主体协同力度虽然逐步加大,但多数仍停留在初级阶段,甚至是名义的、象征性的,缺乏实质行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是党中央对我国新时代职业教育工作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和新任务。要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进一步加深职业院校和企业间的协作关系,促进校企合作联动、产教深度融合。要建立健全配套的校企合作保障和激励机制,引导企业不限数量地安排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到职业院校兼职挂职任教,支持校企双方主动利用人才、资本、知识、技术、设施、设备、管理等资源要素全面参与职业院校育人和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在人才培养、就业创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实现互利共赢。对没有实施校企合作或做表面文章的项目,在评选教学成果奖时应不予考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今后,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必将充分弘扬已有传统和风范,加快从“校内”转向“校内校外”两个课堂,同时从“国内”转向“国内国际”两个场域,构建起多样化、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中国方案和中国平台”,为全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大的服务力和贡献力。

(作者:张志增,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27期)